大型武當武術劇《太極》。
年逾七旬的曾友福老人演繹《鏟功》。
在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期間,大型武當武術劇《太極》將亮相大運村。為了此次演出,導演組從武當太極功夫團中精心挑選46名演員,經過近半個月的緊張排練,大型武當武術劇終于出爐。這場武術劇如何演繹武當別樣的風情,有哪些精彩節目?有多少演員參與表演?幕后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?
奧運會太極拳武術編導任總導演
“這臺為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精心打造的演出,從演員挑選、創意編排到演出審查,只有短短半個月時間。”武當山特區武術局局長徐耀進說,今年7月中旬,武術局接到深圳大運會組委會的演出邀請后,立即開始組織演員,并邀請到連續9年指導央視春晚武術節目、北京奧運會太極拳武術編導解福印擔任此次節目總導演。
導演組從武當太極功夫團中精心挑選了46名演員,演員年齡層次豐富,以青年武當弟子為主體,有年逾七旬的老道長,也有年僅8歲的童真少年。
7月20日,導演組和演員們頂著烈日,冒著酷暑開始正式投入緊張的排練。
大家每天早上從8點一直排練到晚上7點。高強度的排練,很多演員都受了傷,為了不影響演出效果,他們都咬牙挺住不埋怨不放棄。武當山特區武術局為了讓演員們能更安心投入排練,在后勤保障上做了大量工作,安排專人每天為演員煮雞蛋、準備西瓜消暑,并改善食堂伙食、調配菜式,以增強營養。
緊張排練大型武當武術劇近半個月
經過近半個月的緊張排練和不斷修改完善,8月4日,這場名為《太極》的大型武當武術劇終于新鮮 出爐,共分為臥虎藏龍、笑傲江湖、太極武當三個篇章,有《拳譜》、《動靜》、《棍武》、《八卦》、《江湖》、《玄功》、《傳奇》、《清風》、《山水》、《五行》、《鏟功》、《武韻》等12個節目,長達1個半小時。
在《江湖》節目中,導演巧妙地將太極和紅色油紙傘結合起來,伴隨著纏綿悠揚的笛簫聲,精彩演繹著武當別樣的風情;《傳奇》節目中,奪人眼球的是獵獵飄揚的紅色刀旗,和著跌宕起伏的音樂聲,讓人沉浸在一段蕩氣回腸的武林傳奇故事中……
這場大型武當武術劇,還突破常規地融入少林功夫中常見的開棍、吸碗、穿針等場面。解福印導演別具匠心地用武當武術特有的柔和,消融了這些場面常有的血腥氣氛,既有觀賞性,又不失高雅意蘊,令人叫絕。
深圳大運會組委會在收到此次演出視頻后,特意致電武當山特區武術局:對這場演出充滿期待。
七旬老人背上翻飛“關東大刀”
日前,記者來到武當山逍遙谷,親臨大型武當武術劇《太極》緊張排練現場。隨著音樂響起,連綿不絕的武當拳法,剛柔相濟的武當劍法,行云流水的武當刀法,威猛迅捷的武當棍法,虎虎生威的武當鞭法,讓人眼花繚亂,盡顯武當功夫的獨特魅力。
單臂空轉、背部大回旋……16斤重、2米多長的“關東大刀”,在年逾七旬的曾友福老人的手上、背上翻飛自如。這次演出中,作為“方便鏟”高手,他將獨自演繹《鏟功》。
曾友福祖籍江西,家族世代習武。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行走江湖成為俠客,自小便跟隨家人習得一身好武藝。他7歲隨爺爺習武,20多歲時開始舞刀,從曾祖父開始,包括爺爺、父親和3個兄弟都會武功,算得上是習武世家。練功夫是一件枯燥而危險的事,曾友福小時候因為偷懶挨過父親的打,也因為習武受過數不清的傷。在他印象中,最嚴重的一次,是在練習翻筋斗不慎臀部落地,腰部嚴重受傷,疼得幾個月都緩不過來勁。因為一心熱愛武術,退休后他便一心一意習武,因為時常舞著一把大刀,漸漸的,大家都習慣用“曾大刀”來稱呼他。
曾友福說,他手上這把“關東大刀”,是當年當鍛造工時自己打制的。
祖父除了教會他一身武藝外,還留給他一套完整的武術刀法,共32個套路,還有一套72路的鏟譜。對著這些刀譜、鏟譜刻苦練習,再到各處求學,曾友福的大刀舞得越來越有氣勢。曾友福作為武當太極功夫團的成員,還有外國人慕名而來向他拜師學藝。
兩名功夫小將聯袂演繹《動靜》
這次演出中,8歲的樊宇航與13歲的夏毛毛將聯手演繹《動靜》。
他們年齡雖小,但憑著對武當武術的喜愛,每天頂著烈日排演長達7個多小時。他倆受過傷,流過淚,非常想家,但樊宇航和夏毛毛一直堅持到現在,沒有絲毫退縮。
目前就讀小學二年級的樊宇航,這次是利用暑假參加本次表演。“我沒有手機,不能給爸爸媽媽打電話,想他們的時候,我就在心里默默地想念。但只要一練功,什么事情都忘記了。”樊宇航告訴記者,他已有6年習練武當武術的經歷。作為功夫團年齡最小的成員,他最拿手的是猴拳、地躺拳。
“我從9歲開始學武當武術,當時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武當山道士的武術表演,覺得很棒,于是就開始學。”夏毛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練武術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次練功時膝蓋受傷,當時很疼,他卻忍住沒有哭。
演員帶傷排練《江湖》
在整場演出中,不得不提的一個亮點就是《江湖》。伴隨著悠揚的笛蕭聲,一名白衣道人踏歌而來,兩名童子撐著紅色的油紙傘緊隨其后,將一段段江湖恩怨情仇一一展現……笛蕭聲悠揚纏綿,白衣紅傘相互輝映,一股別樣的武當武術風情就這樣演繹出來。這名白衣道人的扮演者就是彭冬生。
彭冬生是武當太極功夫團的一名演員,《江湖》在武術劇中是一條貫穿全劇的主線。“我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名大俠,帶著兩名徒弟,在江湖中游走歷練。”彭冬生告訴記者:“整部劇中沒有一句臺詞,全部都是靠動作來表現,要如何把這種曲折的經歷傳達給觀眾,我琢磨了很久。”
7月中旬接到演出邀請后,彭冬生就開始進行排演了。“《江湖》作為一臺武術劇,不僅要體現武當武術的精髓,更要達到一定的舞臺效果,為了能更加完美而真實地展現武當文化的意韻,僅開場就變換了4次。”彭冬生說,起初計劃由單人隨音樂出場,其他團員練武為背景。在隨后的反復排練中,導演又多次做了調整。
從開始排練的那天起,彭冬生每天都要進行反復練習,并不斷揣摩角色。“背景音樂是我從來都沒有聽過的,為了踩準點,我把整個曲譜都抄下來,一邊聽一邊記。現在聽得多了,感覺已經跟音樂融合在了一起,音樂一響我不自主地就能跟著動起來。”
在正式開始排練的前兩天,彭冬生因為意外摔傷了腳,但由于時間緊迫,他咬牙帶傷排練。“排練是很苦,但我對音樂和武當文化的熱愛已經不能用癡迷來形容了,20多年來它已經融入了我的骨血。”彭冬生笑著告訴記者,有時候因為一個演員動作沒有到位,只能一遍一遍地重復演練,有時雖會感覺煩躁,但必須認真對待。
“每一個節目都是亮點”
“保持隊形,隊伍要整齊!”“休息5分鐘后再來一遍!”在《太極》排練現場,記者見到了身穿黑色T恤,手持擴音器,正在指導演員排練的陳忠。
陳忠是武當太極功夫團的總教練兼常務副團長,《太極》的每一個節目都飽含著他的心血。
“無論是內家拳還是器械,所有的節目都是對武當武術的全方位展示,每一個節目都是亮點!”陳忠滿懷信心地表示:“武當武術拿出去就是特色,無論是身法還是風格都很新鮮。”
《太極》的排練全部都是在露天進行,采訪當天太陽火辣辣的,大家都在烈日下揮汗如雨,陳忠在場上跑來跑去地進行指揮,不時對演員動作進行糾正和鼓勵。
排練期間,陳忠和演員們同吃同住,雖然家就在不遠的市區,他一次都沒有回去過。
陳忠習武已經50多年了,兩年前來到武當太極功夫團,剛來時住在逍遙谷。“每天一到晚上5點之后,游客基本上就全部離開了,整個山谷看不到人煙,冷清得讓人難受,實在沒事可做時,7點鐘就睡覺了。”這對于從沒在12點之前休息過的陳忠來說,簡直是一種折磨。
說起那段日子,陳忠笑著說:“那段時間真的想馬上離開。”但一想到功夫團中的幾十位團員,壓在心頭的責任感又讓陳忠邁不開腳步。漸漸地,陳忠與團員之間逐漸建立起了默契,隨著武當太極功夫團名氣越來越大,他也越來越離不開了。
8月18日,武當太極功夫團中精心挑選的46名演員將啟程前往深圳,計劃在大運村表演一周。
動靜結合的《棍武》。
日前,記者來到武當山逍遙谷,親臨大型武當武術劇《太極》緊張排練現場。隨著音樂響起,連綿不絕的武當拳法,剛柔相濟的武當劍法,行云流水的武當刀法,威猛迅捷的武當棍法,虎虎生威的武當鞭法,讓人眼花繚亂,盡顯武當功夫的獨特魅力。
單臂空轉、背部大回旋……16斤重、2米多長的“關東大刀”,在年逾七旬的曾友福老人的手上、背上翻飛自如。這次演出中,作為“方便鏟”高手,他將獨自演繹《鏟功》。
曾友福祖籍江西,家族世代習武。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行走江湖成為俠客,自小便跟隨家人習得一身好武藝。他7歲隨爺爺習武,20多歲時開始舞刀,從曾祖父開始,包括爺爺、父親和3個兄弟都會武功,算得上是習武世家。練功夫是一件枯燥而危險的事,曾友福小時候因為偷懶挨過父親的打,也因為習武受過數不清的傷。在他印象中,最嚴重的一次,是在練習翻筋斗不慎臀部落地,腰部嚴重受傷,疼得幾個月都緩不過來勁。因為一心熱愛武術,退休后他便一心一意習武,因為時常舞著一把大刀,漸漸的,大家都習慣用“曾大刀”來稱呼他。
曾友福說,他手上這把“關東大刀”,是當年當鍛造工時自己打制的。
祖父除了教會他一身武藝外,還留給他一套完整的武術刀法,共32個套路,還有一套72路的鏟譜。對著這些刀譜、鏟譜刻苦練習,再到各處求學,曾友福的大刀舞得越來越有氣勢。曾友福作為武當太極功夫團的成員,還有外國人慕名而來向他拜師學藝。
兩名功夫小將聯袂演繹《動靜》
這次演出中,8歲的樊宇航與13歲的夏毛毛將聯手演繹《動靜》。
他們年齡雖小,但憑著對武當武術的喜愛,每天頂著烈日排演長達7個多小時。他倆受過傷,流過淚,非常想家,但樊宇航和夏毛毛一直堅持到現在,沒有絲毫退縮。
目前就讀小學二年級的樊宇航,這次是利用暑假參加本次表演。“我沒有手機,不能給爸爸媽媽打電話,想他們的時候,我就在心里默默地想念。但只要一練功,什么事情都忘記了。”樊宇航告訴記者,他已有6年習練武當武術的經歷。作為功夫團年齡最小的成員,他最拿手的是猴拳、地躺拳。
“我從9歲開始學武當武術,當時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武當山道士的武術表演,覺得很棒,于是就開始學。”夏毛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練武術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次練功時膝蓋受傷,當時很疼,他卻忍住沒有哭。
演員帶傷排練《江湖》
在整場演出中,不得不提的一個亮點就是《江湖》。伴隨著悠揚的笛蕭聲,一名白衣道人踏歌而來,兩名童子撐著紅色的油紙傘緊隨其后,將一段段江湖恩怨情仇一一展現……笛蕭聲悠揚纏綿,白衣紅傘相互輝映,一股別樣的武當武術風情就這樣演繹出來。這名白衣道人的扮演者就是彭冬生。
彭冬生是武當太極功夫團的一名演員,《江湖》在武術劇中是一條貫穿全劇的主線。“我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名大俠,帶著兩名徒弟,在江湖中游走歷練。”彭冬生告訴記者:“整部劇中沒有一句臺詞,全部都是靠動作來表現,要如何把這種曲折的經歷傳達給觀眾,我琢磨了很久。”
7月中旬接到演出邀請后,彭冬生就開始進行排演了。“《江湖》作為一臺武術劇,不僅要體現武當武術的精髓,更要達到一定的舞臺效果,為了能更加完美而真實地展現武當文化的意韻,僅開場就變換了4次。”彭冬生說,起初計劃由單人隨音樂出場,其他團員練武為背景。在隨后的反復排練中,導演又多次做了調整。
從開始排練的那天起,彭冬生每天都要進行反復練習,并不斷揣摩角色。“背景音樂是我從來都沒有聽過的,為了踩準點,我把整個曲譜都抄下來,一邊聽一邊記。現在聽得多了,感覺已經跟音樂融合在了一起,音樂一響我不自主地就能跟著動起來。”
在正式開始排練的前兩天,彭冬生因為意外摔傷了腳,但由于時間緊迫,他咬牙帶傷排練。“排練是很苦,但我對音樂和武當文化的熱愛已經不能用癡迷來形容了,20多年來它已經融入了我的骨血。”彭冬生笑著告訴記者,有時候因為一個演員動作沒有到位,只能一遍一遍地重復演練,有時雖會感覺煩躁,但必須認真對待。
“每一個節目都是亮點”
“保持隊形,隊伍要整齊!”“休息5分鐘后再來一遍!”在《太極》排練現場,記者見到了身穿黑色T恤,手持擴音器,正在指導演員排練的陳忠。
陳忠是武當太極功夫團的總教練兼常務副團長,《太極》的每一個節目都飽含著他的心血。
“無論是內家拳還是器械,所有的節目都是對武當武術的全方位展示,每一個節目都是亮點!”陳忠滿懷信心地表示:“武當武術拿出去就是特色,無論是身法還是風格都很新鮮。”
《太極》的排練全部都是在露天進行,采訪當天太陽火辣辣的,大家都在烈日下揮汗如雨,陳忠在場上跑來跑去地進行指揮,不時對演員動作進行糾正和鼓勵。
排練期間,陳忠和演員們同吃同住,雖然家就在不遠的市區,他一次都沒有回去過。
陳忠習武已經50多年了,兩年前來到武當太極功夫團,剛來時住在逍遙谷。“每天一到晚上5點之后,游客基本上就全部離開了,整個山谷看不到人煙,冷清得讓人難受,實在沒事可做時,7點鐘就睡覺了。”這對于從沒在12點之前休息過的陳忠來說,簡直是一種折磨。
說起那段日子,陳忠笑著說:“那段時間真的想馬上離開。”但一想到功夫團中的幾十位團員,壓在心頭的責任感又讓陳忠邁不開腳步。漸漸地,陳忠與團員之間逐漸建立起了默契,隨著武當太極功夫團名氣越來越大,他也越來越離不開了。
8月18日,武當太極功夫團中精心挑選的46名演員將啟程前往深圳,計劃在大運村表演一周。
☆☆☆ 品質旅游,服務至尚 ☆☆☆武當山旅游線路咨詢預定☆☆十堰旅行社☆☆十堰周邊游
☆☆☆~ 十堰百分佰國際旅行社 真情服務 ☆☆☆~
24小時咨詢熱線:
電話:0719—8883686 19907282431 18972491426
傳真:0719—8883686
微信:Z19907282431 18972491426
QQ: 25279947 1601406180 404715680 468901138
網址: m.slyhj.com
電郵:25279947@qq.com
地址:十堰市人民南路7號長泰主樓215室(三堰加油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