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8月26日出伏,40天“超長版”三伏天終于結束了。出伏代表由夏入秋,由熱漸冷,三伏已過,陰氣漸長,萬物開始由長變收。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專家提醒市民,此時,人們剛經歷了苦夏,應該做到飲食不燥、作息不晚、穿衣不露,順應天氣時令,迎接次第而來的秋冬。
調整飲食,性熱之物最好少吃
十堰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楊照華介紹,出伏后,開始真正意義上從夏季向秋季過渡,氣候逐漸干燥,人體肺氣相對旺盛,與此同時,秋老虎還在發威,感覺“燥”得很。人們易犯咳嗽,也是慢性支氣管炎復發或加重的時期。
這個時候飲食也要適當調整,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,避免燥邪傷害。如銀耳、百合、蓮子、蜂蜜、海帶、芹菜、洋蔥、香蕉、蘋果、梨、蘿卜、冬瓜、菠菜、糯米、芝麻、豆類等。
這些食物除了滋陰潤燥,還有穩定血壓、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。韭菜、蔥、姜、蒜、辣椒、烈性酒等辛辣的食物以及羊肉、狗肉等性熱之物最好少吃。西瓜、冰激凌等寒涼食物也要減少,以免損傷脾胃。
當然,預防秋燥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喝水,晚上喝點蜂蜜水,有助于潤肺祛燥,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。除此之外,在保持室內通風的基礎上,還可以養些綠蘿、吊蘭、文竹等綠色植物,起到靜心、安神、戒躁的功效。
出伏后,天氣逐漸涼爽,人的食欲也逐漸恢復。此時正是人們進補的好時機,既可以彌補苦夏后身體的損失,又可以為入冬抗寒做好準備。“秋季進補要以滋陰潤燥、養胃健脾的食物為主,注意葷素搭配,營養全面,切忌暴飲暴食。”楊照華說。
早睡早起,增加一個小時睡眠
俗話說:春困秋乏。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,這就是百姓常說的“秋乏”。這時因為經過“晝長夜短”炎熱的盛夏,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現象,特別是老年人。
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。夏末秋初,人體內的陰陽盛衰也隨自然轉換,起居作息應該根據大自然的季節變換作出相應的調整。此時如果不因時而變,繼續保持夏季晚睡的習慣,“秋乏”更容易出現。
楊照華說,為了緩解秋乏,需要睡得早一點,早睡早起,較之夏季增加1個小時左右的睡眠,或者通過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。此外,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現血壓不穩,引發心血管疾病。
專家介紹,晚上11點到凌晨兩三點,是人體的最佳睡眠時間,錯過這個時間段,睡眠質量就會大打折扣。
一般晚上10點半就應該上床睡覺了,特別是凌晨1點到3點一定要入睡,否則對身體會有比較大的損傷。
著裝不露短褲背心最好少穿
楊照華說,出伏后,短期內氣溫雖然不會降得太低,但是早晚比較涼快,此時中老年人最好早晚加一件長袖薄衣。這樣溫差對于身體的刺激要小得多,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小得多。
☆☆☆ 品質旅游,服務至尚 ☆☆出伏后這些養生禁忌你要知道☆☆☆十堰旅行社☆☆十堰周邊游
☆☆☆~ 十堰百分佰國際旅行社 真情服務 ☆☆☆~
24小時咨詢熱線:
電話:0719—8883686 19907282431 18972491426
傳真:0719—8883686
微信:Z19907282431 18972491426
QQ: 25279947 1601406180 404715680 468901138
網址: m.slyhj.com
電郵:25279947@qq.com
地址:十堰市茅箭區人民南路7號長泰主樓215室(三堰加油站旁)